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2日
中国钢铁市场是否也步入常态化大趋势是由经济发展阶段的常态化、钢铁行业和传统钢材市场本身的因素决定的。这种常态化至少表现在:
1.2014年我国钢铁需求已经出现小幅回落趋势,2015年还会延续这种趋势。
据统计,2014年11月我国粗钢产量6330万吨,11月出口钢材972万吨,钢材净出口量为859万吨。在同比增长近一倍的条件下,当月粗钢产量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同比下降了0.2%。1~11月我国粗钢产量74867万吨,同比增长1.9%。今年我国粗钢产量有望达到8.1亿吨,而2014年1~11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83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7%,实际净增长2664万吨。而今年钢材进口量是个回落趋势,这至少意味着国内钢材市场资源表观消费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1000万吨。
增加潜在需求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我国经济稳定的重要支撑。中央只能在铁路公路、民生、环保领域加大投资力度稳定经济,但是毕竟这个投资领域范围有限。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5106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8%、环比增长1.02%。同比增速较前10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9%,增速比1~9月份提高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26071亿元,增长17.4%,增速与1~9月份持平。很显然,第一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都远远超过了第二产业,这表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结构关系正在改善,但是社会投资对钢铁需求的拉动作用却在减弱。
2015年,我国会在几个领域继续加大投资拉动力度。但是从我国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投资增速回落趋势看,明年钢材消费总量仍将低于今年。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钢材消费经历了高消费低增长阶段后,已经出现了总需求不增长,甚至是缓缓回落的大趋势呢?虽然目前做出结论为时尚早,但是我们从今年以来市场建筑钢材与板材价格走势曲线比较中也不难看出,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下行压力明显大于板材。
2014年以来,尽管社会库存不断下降,但钢材市场始终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近期受冬季施工影响,市场需求萎缩。唐山地区钢坯价格已经下跌至2250元/吨,北京、天津市场高线价格2630元/吨,大螺纹报价仅为2550元/吨,上海地区高线价格2680元/吨左右,大螺纹钢市场价格比较混乱,差别也较大,商家报价在2600~2700元/吨的都有。相比之下,板材市场虽然也面临价格下行压力,但是2014年下半年市场价格走势的稳定度要好于建筑钢材。近期上海、天津市场热卷价格还出现了小幅的稳中趋升。目前上海地区4.5mm以上热卷报价保持在3150元/吨左右,乐从市场3250元/吨,天津市场价格在2920元/吨。
发达国家步入钢材消费饱和点后,钢材需求回落首先就是从建筑钢材开始的,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下行压力明显大于板材是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小幅回落的常态化大趋势。
2.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企业控制产量的压力大,企业竞争激烈。2015年钢材价格底部小幅震荡是个常态化趋势,多数企业经营微利,钢铁供应链物流模式改革、创新发展将成为2015年钢铁市场形势演变的主旋律。
前十年正是中国钢铁需求快速增长时期,也是国际通胀、通胀泡沫破灭、金融危机反复发作的时期,中国经济和钢铁市场形势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般的巨大通胀周期性变化。不过从2003年四季度,钢材价格跌到钢铁企业成本线的底部后,面对产能过剩和市场价格的下行压力,中国钢材市场价格演绎了价格小幅波动的大趋势。2004年9月钢材价格大幅下跌是由于铁矿石价格下跌幅度大于钢材价格的下降幅度,拓宽了钢厂的利润空间。钢厂的价格竞争再次输掉了这个利润空间,市场价格再次陷入钢厂成本线附近,继续演绎钢材价格底部小幅波动的大趋势。这恰恰证明了钢材市场价格贴着钢厂的成本线附近小幅波动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到2013年,虽然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16.8亿元,平均每吨钢利润28元。但是如果考虑到企业的非钢铁盈利。钢铁生产的吨钢利润仅仅4.2元。据中钢协公布,2014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或将达到280亿元以上。虽然超过2013年,但是考虑非钢盈利和出口因素,国内市场经营吨钢利润水平仍然很低。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认为,钢铁行业整体利润有所提升,不过需要清醒认识到,钢企的利润不仅仅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许多钢企的副业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综合来看,钢企的利润依然惨不忍睹。无论钢厂,还是钢贸商远没有摆脱微利经营的局面。其实,只要钢材价格呈现底部震荡的演绎趋势,钢厂和钢贸商就摆脱不了微利经营的局面。这就是中国钢铁市场与国际发达国家钢铁市场运行的差距。出路仅仅是优胜劣汰吗?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经济形态的形成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趋势。钢铁产能过剩也将是常态化大趋势。虽然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8.1亿吨。但是从钢铁企业的实际设备利用率看,仍高于欧美国家的钢铁企业设备平均利用率78%。从今年钢材社会库存下降趋势和近期钢铁企业产量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趋势看,钢铁企业基本把握住了行业钢产量与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很显然,价格低谷震荡同钢铁、物流产业集中度低,传统分散的市场营销模式也有直接的关系。
不改变传统钢铁交易物流模式,试图降低物流成本,整合市场深加工服务资源要素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给钢铁企业营销和钢贸商都提出了创新钢铁物流模式的任务。常态化的严峻市场形势即是钢铁物流业改革的压力,也是创新模式、转型发展的动力。以钢铁供应链建设为主线,以电子商务为平台,融合钢厂、钢贸商,钢材深加工物流配送,电商、金融服务和消费者积极参与的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建设一定会奏响2015年中国钢铁市场的主旋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