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集创新求变 争当区域物流行业领头羊

来源:周斌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6日

  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诚通在重庆地区唯一的物流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以来,逐步发展成为重庆地区铁路集装箱发运量最多、单位仓储面积最大、质押监管量最高的物流企业。公司陆路集装箱运量占重庆地区的30%,拥有库房16.3万平米(其中自有库房5万平米),实现融资总额占重庆融资市场的70%;是中国物流实验基地,2010年度重庆商贸流通企业100强,物流企业12强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近几年积极有效的改革和富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规划。

 

 

抓住机遇  改革求变

 

  一是整合内部资源和业务。形成铁路、仓储配送、公路、国际货代四大业务版块,优化整合原有设施设备,对闲置设备设施通过引入钢材市场、改建库房等方式加以利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盈利水平。

  二是构建自备箱运输网络,形成新的集装箱运输优势。公司在优价平台放开后,与十余家物流企业共同开发了自备箱运输管理网络,目前覆盖全国28个省市、50个集装箱到站。铁路集装箱业务形成独有的品牌优势,彻底解决了箱源紧张问题,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以此为基础为大客户提供区域物流外包服务。

  三是改革创新专用线。公司将丰收坝专用线打造成有色金属到发仓储基地,发展有色、黑色金属到发配送业务,推行同质化运输,形成有色金属集散中心,辐射范围扩大到云贵川等地。利用渠县车站圈专、川东专用线独有的危险品到发优势,发展成为农资、能源和危化品运输基地,发展整车专列运输,2010年仅硫磺一项就完成发运1579车,还带动了公路运输和仓储配送业务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动产质押业务。此项业务起步之初,公司即明确必须控制风险、走特色路子。2009年初开始运作,历经一年多时间发展为重庆地区动产质押领域的领头羊,并带动了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动产质押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在全国28个大中城市设立监管点,进行汽车合格证监管;引入“在途监管”模式,降低煤炭、矿石、钢材等客户的监管风险和融资难度并提高收入。截至2010年12月,累计运营项目137个,平均每月开发合作客户近30个,总融资授信额度达到35.8亿元。

  五是借现有动产质押监管项目,开发客户物流业务,提升项目整体盈利水平。目前,公司为煤炭矿石监管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借此取得了水路散货运输零的突破。再通过与散装码头合作,实现运输量的跨越式增长,公司成功介入水路散货运输,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水路散货运输新思路。

  六是整合社会资源,抢占重庆市区仓储资源。为了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公司利用自身品牌优势和信誉,与主城区主要镇村合作,由镇村集中土地资源,按公司要求修建库房并交由公司经营,现已形成模式。目前,公司拥有仓库面积16.3万平米,其中14万平米库房位于市内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一直处于满仓状态。公司力争到2011年底形成20万平米的库房群落,进一步扩大在重庆仓储市场的份额。

  七是拓展陆路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2009年公司开发了重庆到中亚的陆路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目前正在试运行渝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一旦兰渝铁路通车,公司铁路国际集装箱业务将得到更大发展。

 

居安思危  发展创新

 

  公司力争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军高端市场,增进与国际大型企业的合作,未来发展目标主要在四方面:

  1、传统物流业务力求量上突破,确保市场地位。重心偏向规模化发展、链条整体化,在保证必要利润基础上,以提升量为首要目标。铁路集装箱发运市场占有率维持在30%以上。此外,向特色物流服务发展,加强自备箱网络建设,提供特种自备箱运输服务。

  2、动产质押继续走特色路子,提高效益,培育新的利润源。发展重点放在维持行业领先地位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进行客户开发。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质押监管收入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3、与重点客户加强深度合作。逐步从单纯的货物仓储运输,向订单管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联动运输配送以及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有机整合业务,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打入高端物流市场。

  4、根据重庆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在“三基地四港区(即渝北两路空港、沙坪坝土主铁路、巴南南彭公路物流基地,寸滩、东港、果园、黄磏港区)”中抢占物流土地资源。目前公司重点建设土主铁路物流园项目,未来将着手公路物流园、黄磏港铁路专用线项目纳入重庆市政府规划和前期项目筹备工作以及渝东南物流中心黔江正阳物流园进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