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注资救市银行 企业又添新愁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2日

东方网11月12日消息:随着政府数千亿美元救援资金注入美国金融系统,不少美国银行恢复信心,打算在信贷市场“重整旗鼓”。但这时它们发现,钱有了,贷款人却没了。

几个月前,新泽西州切里希尔“独立钟银行”主席威廉·邓克尔伯格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保资金,让银行平稳度过“破产潮”。眼下,让他着急的不再是资金不够,而是没人借钱。

“现在不是我们拿不出钱,而是贷款人不愿意借,”邓克尔伯格说。

他说,“独立钟银行”4家分行在过去一年中的贷款需求减少大约一半。

在切里希尔这个有7万人口的城市里,许多银行正大打广告,向潜在顾客再三保证:银行运作良好、资金充足。

“我们得让人们知道,这里没有信贷危机。那是华尔街的问题,”他说。

经济分析师认为,银行不仅为有钱借不出而着急,还担心政府可能因注资救市无效而向银行施压。

弗吉尼亚州独立经济分析师伯特·埃利说:“国会的政策制定者们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贷款需求减弱),他们会说,‘我们不在乎,我们想要的,就是你无论如何得把这些钱借出去’。到那时,政府提供给银行的资金可能绑缚更多附加条件。”

美联社11日报道,在美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量小型企业尤其不愿向银行贷款。

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统计,2008财政年度,美国小企业银行贷款比上一财年减少30%;同时,小企业贷款从206亿美元缩水至179.6亿美元,跌幅达13%。

美联社说,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领域表现出退缩,一方面是因为借方提高借贷门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贷方担心自身偿还能力。另外,消费支出大幅减少也迫使这些企业放弃扩展业务或购买新设备,进而减少贷款需求。

一边是银行有钱没人借,一边是企业有需求却不敢借。如何破解这一僵局?答案之一或许是:时间。

美联社援引分析师的话报道,只有切身感受到政府救市计划开始见效、市场恢复信心,小企业才可能重新寻求银行贷款,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复苏。这一切都尚需时日。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