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监管口径下券商重组整改方案批复完毕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31日
随着财富证券、世纪证券重组整改方案获批,目前机构监管口径下证券公司的重组整改方案已实现100%批复完毕,相应的整改工作接近尾声,静待券业常规监管期的到来。
按照去年9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时限,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要在今年8月份全面实现工作目标,8月31日之后,证券业将进入常规监管期。从目前进度看,在“8·31大限”前全行业实现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应无较大障碍,历时3年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有望画上圆满的句号。
几年来,中国证监会处置风险券商30家左右,如果考虑更加宽泛的托管等风险处置手段,证监会处置的风险券商将超过60家。
据悉,在券商风险处置过程中,有关部门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工作,主要形成了7种券商风险处置模式,即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吸收合并、证券类资产出售、关闭、撤销和破产重整。其中,除关闭、撤销两种方式外,大多数券商采取了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方式解决问题;财通证券、天元证券、华泰证券等通过吸收合并处置风险;第一证券、中期证券等为证券类资产出售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大通证券代表的破产重整方式,通过监管部门联手地方政府,协调债权方达成和解,以500万元的低成本,在半年时间内高效处置完毕,实现多方共赢,堪称券商风险处置的创新和典范之役。
得益于去年以来市场形势的好转,通过各方的密切配合,去年以来的券商风险处置工作避免了使用过于剧烈的处置手段,且监管部门也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力图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推进风险处置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在机构监管口径下风险券商的处置过程中,监管部门没有批设一家新公司,通过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券商总体数量有所下降,但单个券商的资本实力得到提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券商,也在此过程中积极收编风险券商,扩充营业网点,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另外,券商客户保证金第三方存管工作也在顺利推进,预计8月底前新增客户保证金全面上线已不成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证监会对券商的监管思路也在发生较大转变,“现在看得清的脉络有两条,一是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财务风险监管,监管的基础是经过综合治理,券商的财务指标全部达标,有一个健康的基础;二是以合规经营为核心的合规监管,监管部门正在推动符合条件的券商设立合规总监、建立合规管理制度。这两个脉络汇集到一点———也可以称为监管部门的‘观察窗’和有的放矢的‘靶子’———那就是5类11级的常规分类监管。”
“进入常规监管期后,券商在财务达标、经营合规的基础上将迎来发展的新纪元,很多业务创新的管制可能进一步放松,组织形式的创新也有望提上议程。”上述专家表示,“新局面的到来花费了3、4年的光阴和无数人的努力,下一步,证券行业应珍重、走好。”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