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密切关注民营油企“打包外卖”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21日

“石油民企打包卖给外企”一事引起管理层重视,记者昨天联系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负责人,该负责人连说将“密切关注”事件的进一步发展,而商务部方面有关负责人亦知悉此事,但是还没有正式回应。

民营企业渐渐玩不起石油

据悉,民营油企打包卖外企一直有传闻,6月15日,来自辽宁盘锦兴隆石化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更是公开表示,将联合全国80多家民营石油批发企业与国外的石油企业在谈打包收购事情,初步意向是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溢价40%。民营石油企业密集的河北省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齐放对本报记者表示,河北的石油民企目前还没有集体打包出售给外企的做法,但是也期待能有合作,解决目前的困境。

曾经风光的民营石油企业,走到今天要喊出“打包出售”的口号,背后是经营环境和利润的无奈下滑,“河北的民营石油企业也很难撑啊”,一位河北的民营石油企业消息人士昨天告诉记者,据悉,河北有7000多座油站,约4000家是民营企业的,总体上占多,但是和中石油、中石化比起来,显得过于分散,在价格和供应量的争取上,明显处于劣势。

成品油新规门槛依然比较高

“两大集团有垄断优势,一些民营油站也想把油站等网点卖给中石油、中石化,但是他们的条件太苛刻了,而且出的价格也非常低“,这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发起打包出售的辽宁盘锦兴隆石化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表示,他们联合了河北、福建、新疆、山东等地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共80余家,参与到此次“打包外卖”行动。而原因就是有关方面没有具体措施保证民营流通企业获得一定量的成品油直供。

记者查询到,1999年国家规定国内成品油批发业务由中石油和中石化负责以后,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批发企业经营,各炼油厂一律不得自销。客观上造成了中石油、中石化对成品油的批发环节垄断,价格和供应量两大权利集中在同样是石油企业的两大公司身上。

而今年年初商务部公布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中,虽然明确了放开市场,但是门槛依然比较高,“很多民营石油企业无法从这个办法中分到一杯羹,民营企业进入批发业务后仍然需要和一定资格的企业签订一年以上的供油协议,这类资格的企业可能主要还是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 广东石油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外资收购路线:从沿海到内地

与此同时,“外资石油公司现在正从沿海到内地,进行相关的收购工作,这是民营油企打算打包外卖的一个外部原因”,齐放说。

据了解,外资石油公司此前在成品油零售产业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和中石化、中石油共建加油站,但是随着中国石油市场渐渐放开,外资企业的胃口亦越来越大,广州一家的外资石油公司经理表示,目前在广州地区的油站太少,好位置更是难得到,广东油气商会的专家也表示,目前市区的一个社会加油站可以以非常优质的价格出售。

在此背景下,国内民营油企打包之举亦可看成一个短期的利益交易,“从长远看,这样做并不好,但是短期这样做确实最有利的”,齐放告诉记者,河北的民营油企还没有大规模的打包外卖举动,但是期待和外资合作,能提高利润率却是普遍的想法。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