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武董事长要求扶贫工作再上台阶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4日
【按】集团自2006年以来,深入湖南江华开展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得到当地民众和政府的高度称赞,并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称号。
近日,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和省财政厅组织编写了《湖南人民感谢您——中央直属机关单位驻湘扶贫纪实》一书,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公司在江华》为题,专章详细记录了集团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扶贫事迹。马正武董事长对此作出指示,扶贫工作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社会责任,近几年集团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还要继续坚持。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对集团扶贫工作进行宣传鼓动,推动这项工作上台阶。
以下转载刊出湖南省宣传集团扶贫事迹材料。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公司在江华
2006年以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定点进驻该村开展扶贫工作,两年来,集团领导多次召开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号召集团全体同志积极投入支持扶贫行动。一是干部职工包括退休干部职工积极向贫困村捐款,捐款金额高达30万元;二是集团每年均拿出了30-50万元支持贫困村工作;三是集团领导多次到驻点村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分别派出了魏荣、高维军等优秀中层领导干部驻村扶贫;五是安排下属有关公司,到江华开展调研,要求对口江华开展扶持。
一、扶贫点情况
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大塘背村位于白芒营镇西北角,为丘陵地貌,是一个以农为主的村庄。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41户、1118人,水田面积999.41亩、旱地面积316.27亩,山场面积7732亩。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群众基础差,文化科技水平低等因素,2005年全村人平均收入不足700元,无村集体经济,无办公场所,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是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
二、扶贫成果
2006年来,集团公司共投入帮扶资金100多万元,整合有关部门资金近200万元,狠抓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等。通过两年的扶贫开发,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平均收入由2005年的700元增加到2007年的1650元,现村里的新房如春笋般出现,使昔日基础落后、交通闭塞、一穷二白的大塘背村一跃变成了交通四通八达、基础日新月异、群众精神焕发、丰衣足食的“全县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支“两委班子”得到充实,“四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扶贫工作队进村后,紧紧围绕“两委”班子建设,按“五个好”的要求狠抓班子的优化、充实和素质的提高,使原来焕散、配备不齐的班子得到了完善,民兵、妇女、共青团、治保等群团组织也得到建立,“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大大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大大提高,两年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人,发展新党员3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5人,解决了多年未发展党员和无后备干部的问题。
基础设备得到加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针对该村交通闭塞,水利条件、教育条件差等基础设施落后现状,突出了“三抓”。一抓交通,解决了历史以来行路难制约该村经济发展问题。该村虽然距207国道不远,但由于隔河相望,该村只能绕羊肠小道再到国道,这样到县城有40多公里,严重制约了该村生产的发展。因此,他们发动群众集资投工投劳、整合有关部门资金160万元建起了群众梦寐以求的百米跨河大桥,拉直修通了至207国道的3公里通达、通畅工程和4.5公里连村沙石路工程。村民到县城由原来的40多公里缩短到现在的20多公里。同时,解决了本镇周边村、江永县周边村和广西的交流,促进了边界经济的发展。二抓农田基本建设,解决了全村旱涝保收问题。投入资金50多万元,新修农田灌溉水渠5000米,改善旱涝保收面积500多亩。同时,投入10万多元新建千亩优质水果灌溉工程一个,确保了千亩优质水果产业开发的成功;三抓教育和社会事业建设,教育、卫生等条件大为改善。整合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新建村小教学楼一栋、村部楼一栋共700多平方米,新建村部活动广场一个1500余平方米;硬化全村巷道3000多米;新建浮罩沼气池近百口;新建人畜饮水工程2处,户户饮上了安全的卫生自来水。
产业开发得到发展,三个“千亩”产业基础基地初具规模。根据该村土地资源优势,通过村民集体讨论,确定了发展三个“千亩”优势产业基地,实现三个“人平一亩”的目标。即“千亩”国际性替代进口烟叶基地,“千亩”优质玉米基地,“千亩”优质水果基地。以上三个“千亩”基地,通过扶贫队员与全村干部和群众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建成,除优质水果暂未挂国外,其余两个基地已建成效,并实现了人均增收700余元。优质水果收益后,每年人平可增收3500-8000元。
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扶贫工作队员针对该村无集体经济的状况,千方百计挖掘资源优势,他们抓住洛湛铁路修建和207国道扩建的机遇,帮助村里办起了采石场和采砂场,实现了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为村支两委正常开展工作、带领群众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