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2008物流业务座谈会在洛阳召开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2日

6月3日至6日,“中储2008物流业务座谈会”在洛阳召开。公司领导姜超峰、谢景富、李小晶出席会议,来自中储系统10家单位总经理、44家单位主管物流业务副总经理、业务部门经理及公司总部有关部门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天津新港分公司、洛阳分公司、天津物流中心等11家单位作了物流业务经验介绍;与会人员结合本单位实际,就业务模式创新、业务组合创新、物流价格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韩铁林董事长对本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中储想持续发展,要讲科学化,从发展战略、管理方式及手段,到业务品种及开发都要有科学论证。要有研究的氛围、风气,这是经营档次和素质问题。不能在懵懵懂懂、赶上一次赚一把、啥钱都赚的低档次上徘徊,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大问题,不解决总是低端竞争。

谢景富总经理对11家单位的典型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就如何促进和保障物流主业快速发展作了讲话。他指出,此次会议是在我国物流市场蓬勃发展、中储物流主业亟待创新和突破的形势和背景下召开的。通过各家单位的典型发言,明显感觉到中储的物流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业务能力快速提高,说明我们正在走向健康、协调的发展轨道。多年来,公司始终致力于物流主业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和各种渠道对重点物流项目进行了超前性的建设和投入,对完善中储系统业务布局,推进业绩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对中储物流业务的未来发展,谢总要求:

一、切实加强核心能力建设。这是保持企业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首先是战略策划能力,这是关乎企业的方向、目标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当前公司正在组织制定战略规划,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探究企业的市场定位、业务布局、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在战略层面推进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二是体系化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预算、资金、业务、人力资源、薪酬分配、风险管控等管理的质量标准,并纳入规模化的管理体系;三是融资能力,公司将继续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并结合公司整体业务布局,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向优势企业和优质业务进行分配和投入,以保证企业规模经营和扩张发展;四是品牌运用能力,中储综合物流功能在物流市场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竞争力,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储品牌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品牌优势,开拓市场、开发业务、引进资源、创造效益,把优良的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商业价值。五是团队执行能力,要从创新机制入手,以市场化的手段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经营、管理、业务和技术骨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团队和业务团队,形成政令畅通、协调一致、开拓创新的氛围和局面。六是风险管理能力。要规范完善管理程序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预警、监控、防范机制,准确判断和有效规避各种风险。结合诚通集团“全面风险评估”和公司“风险管理年”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风险管理工作。

二、坚持综合物流发展方向,全面提升物流运作水平。物流业务区域性特点鲜明,要加强业务的导向性,因地制宜选择业务功能,抓住机遇,整合内外资源,积极寻求业务功能的突破;要继续实施大客户战略,加强与规模客户、优质客户、专业客户、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物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要加快物流业务的外延性扩张,通过资产并购、合作经营、输出管理等方式,努力提高物流的综合性和附加值;一些规模较小和发展相对较慢的单位要克服畏难情绪,增强机遇意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面向周边市场,积极拓展外向型业务发展的途径,形成综合性的业务模式和利润增长点。

三、统筹兼顾,提高应变能力。要敏锐洞察物流市场的变化和走势,认真研究客户需求,根据区域物流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物流资源结构和收费标准,不断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四、加强管理的精细化和激励的实效性,考核机制、分配机制要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运营实际,充分调动经营团队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培养广大员工的忠诚度,共同推动企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监事会主席姜超峰作题为《中储业务创新有关问题》的报告,就中储面临的物流形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总结了中储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储业务创新的有关问题。

公司副总经理李小晶进行了大会总结,对中储系统下一步开展物流业务提出要求:抓紧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增强物流业务功能,拓展物流业务半径;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延伸服务链条,积极探索多环节及至全程物流服务;积极尝试高端物流、国际物流,推动物流业务升级;夯实基础管理,提升操作能力,保障业务发展;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其间,谢景富总经理到公司河南地区企业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洛阳分公司生产作业现场、平顶山分公司库区、郑州恒科公司生产车间、郑州物流中心剪切加工车间、新建流转库、中原钢材城及南阳寨分公司木材模板市场,分别与各单位经营班子及中层干部进行了座谈,有针对性地对各单位经营管理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